2021-10-22:反响映射观测宽线区呼吸效应模拟
肖铭等通过对反响映射观测中宽线区呼吸效应的模拟发现:1、呼吸效应会产生局部测量结果偏大(时间延迟变长)2、会导致连续谱与发射线的非线性响应3、会降低宽线区结构与动力学重建的准确性(肖铭等,2021
2021-10-22:CSST-LSST/WFST协作观测可以提供一种新的黑洞质量测量手段
利用已有可以在不微调参数(即所有参数的取值都根据其他观测固定)复现SDSS Stripe82天区光变随光度、波长、黑洞质量、时标演化的光变模型,我们预言在给定时标上,连续谱光变幅度随波长的变化与绝对吸积率(Mbh * mdot)成反相关。将这一反相关与AGN的单色光度(需利用CSST剔除寄主星系的星光污染)相结合,可以推测出黑洞质量。我们已经拿NGC 5548做了相关测试:其光变随着波长演化的斜率与右下图的左图中绿色点虚线(恒定绝对吸积率...
2021-10-22:利用HSC-SSP光学图像巡天研究类星体宿主星系尺寸
测量约5000个红移为0.2-1的SDSS类星体宿主星系的形态与测光性质:- 利用Subaru望远镜HSC-SSP的grizy五个光学波段图像巡天数据- 进行类星体与其宿主星系的图像分解(点扩散函数 + 二维Sersic轮廓拟合)发现:- 类星体宿主星系大多数是大质量的具有盘状结构的恒星形成星系- 类星体宿主星系具有与普通星系一样的尺寸-质量关系- 类星体宿主星系比普通恒星形成星系更为致密,但却不如具有类似质量的宁静星系致密支持以下两种图像:- ...
2021-10-22:高红移类星体光度函数
利用SDSS深场数据构建了一个拥有1000余红移在3.5至5之间的1型类星体的大样本。更加准确地测量了该红移范围内的类星体光度函数。发现纯密度演化模型足以有效描述类星体在该红移段的演化。SDSS深场大样本纯密度演
2021-10-22:高红移类星体HST无缝光谱证认
2021-10-20:类星体测光红移和无缝光谱证认
已开始利用颜色-颜色图、能谱拟合来进行AGN证认、选源,并发展了测光红移程序(上图)。利用3D-HST无缝光谱进行类星体证认(下图)